轴承知识
人本课堂 | 常见轴承失效模式分析
2025-11-25针对客户反馈的轴承短时间内出现卡死、异响、剥落断裂等失效问题,部分客户对产品质量提出疑问。人本股份作为中国轴承领军企业,世界十大轴承企业,我方技术团队通过对大量失效轴承的系统性解剖分析,得出关键结论:由轴承本身质量缺陷导致的失效占比极低,绝大多数失效根源在于安装、使用及维护环节的操作不当。为帮助客户优化轴承应用管理,最大限度发挥产品性能,降低设备停机损失,现就轴承失效相关技术要点进行分享。
一、轴承四大常见失效机理解析
轴承失效具有明确的技术诱因,掌握其失效机理是开展预防工作的核心前提。
1.接触疲劳失效
此为轴承在额定负载下达到理论设计寿命的典型失效模式。金属表面长期承受交变应力,会逐步产生微裂纹并扩展,最终引发点蚀、浅层及深层剥落。我方通过选用高纯度钢材、实施精密热处理工艺,已最大化延长轴承疲劳寿命。
2.磨损失效
磨粒磨损:灰尘、金属屑等外来硬质颗粒侵入轴承内部,会对滚道与滚动体造成研磨性损伤,凸显有效密封与清洁润滑的关键作用。
粘着磨损:润滑严重不足时,金属表面直接接触并产生高温“微焊接”,随后发生撕裂,常导致轴承突发性卡死。选择适配润滑脂并确保油膜稳定,是双方需共同落实的技术要求。
3.断裂失效
通常由突发性过载或剧烈冲击引发。尽管我方对原材料实施严格探伤检测、通过精准控制热处理过程规避内部缺陷,但主机设备的异常工况(如安装不对中、瞬时超载)仍是此类失效的主要诱因。
4.游隙变化失效
安装过盈量过大、运行温升过高或配合面蠕变,会导致轴承内部游隙消失,使轴承处于 “无游隙阻滞” 状态运行,摩擦发热急剧升高,最终造成抱死故障。
二、轴承失效的专业诊断流程
当轴承发生失效时,我方工程师将遵循标准化技术流程开展失效溯源,核心目标为定位根本原因而非推诿责任:
1.工况信息采集
全面收集轴承应用工况、负载参数、转速数据、润滑维护记录及安装操作档案。
2.宏观形貌分析
细致观察失效轴承的损坏部位、磨损特征、表面颜色变化,同步测量尺寸偏差与游隙变化量。
3.微观组织检测
运用金相显微镜、电子扫描镜等专业设备,分析材料微观组织、裂纹起源与扩展路径,判定失效是否与制造环节相关。
三、品质承诺与协同共赢
综上,高品质轴承是设备稳定运行的基础,而规范的安装、科学的润滑与定期维护是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的关键。我方郑重承诺:
1.出厂产品均通过多环节质量管控,性能指标符合并优于行业标准;
2.我方不仅提供合格产品,更将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,覆盖应用分析、设计选型、安装维护各环节,为客户设备可靠运行提供保障。

轴承可靠运行属于系统工程,需我们与客户协同配合。我们秉持着诚信是基石,“双赢是动力,团结合作是一条最好的路”的发展观,愿与客户携手,从源头预防失效风险,共同提升设备可靠性与使用寿命。
(来源:C&U人本轴承)
